轻便 + 专业 Carver Saturn II 千元声卡上市首测:打破千元声卡不能兼顾的怪圈

2024 年度混音师应该重点关注的两款插件:Metric Halo 家的 MIX Head 和 MBSI

叮咚音频黑五来袭:今年软件最划算的折扣,错过再等一年!

续写传奇性能:Sennheiser MD 421 Kompakt 紧凑版全能麦克风评测

Alctron MP73EQV2 麦克风放大器 / 通道条评测:重现 Neve1073 的传奇声音

分轨母带处理(Stem Mastering)是个什么鬼?

iKnowMusic 添加于 2019-11-11 ·

分享到微信

暂无评论
作者:Ian Vargo
编译:Sing T Form iKnowMusic
原文:https://theproaudiofiles.com/stem-mastering/

想必您经常会听到过“分轨母带处理”(Stem Mastering)的概念,在这篇文章中,我会为大家诠释该概念,其优劣势和最佳使用时机。

在数字音频时代之前,母带处理基本扮演着将模拟开盘机的音频信号转录入母盘中,随后基于这张母盘进行复刻与分发。最初,负责转录操作的工程师会在转录期间做一些均衡调整,确保在刻录到黑胶唱片的过程中能完美回放。后来,“美国唱片协会”(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拟定并颁布了RIAA均衡曲线,以对回放系统的频率响应提供统一化参考标准。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当时一个低频衰减高频增益后的音乐作品,在进行回放时,其状态会刚好相反,低频会增益高频衰减。所以,有了该标准后有利于长时间的回放,有效减少唱针读取的压力。

我引用以上处理流程的目的是为了阐明,在当时为了最佳的回放效果以及聆听体验,母带工程师们是如何巧妙地处理好这个问题的。回到当下,我们已然告别了黑胶唱片作为主要回放媒介的时代,现在是数字音频的天下,所有的处理流程皆会发生变化。目前我们拥有低噪、大“净空”(Headroom),可录频段范围更广的录音工具,大大优化了录音质量。

进而,“母带处理”(Mastering)已然变成由几个板块构成的综合处理技艺,是一门通过使用诸如均衡或压缩等信号处理手段,让音乐作品在响度与质感提升的同时也能获得更为宽广的声场。好解释完这个概念之后,接下来,我将围绕“分轨母带处理”(Stem Mastering)其拥有的不确定性进行阐述,主要分为它是一个什么处理概念,什么时候使用比较适宜,以及其最佳练习方式。

“分轨母带处理”(Stem Mastering)的概念
有些时候,客户会比较奇葩地将某首歌的分轨给到母带工程师,让他进行最终的母带处理环节,而非通常情况下的立体声(或两轨单声道)文件。根据我的经验,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分轨”由一轨伴奏和一轨纯人(干)声组成。当然也不排除客户会将伴奏分的更细,给到工程师手上的可能会有鼓、贝斯、主人声、背景人声等。


虽然母带工程师也能对于不同分轨之间的能量平衡及相互关系皆可做出对应的调整与操作,但是问题来了……

这不是变成了混音了么?
嗯……确实有点像。诸如可能分轨间需要重新调整音量平衡,亦或混音工程师无法确定该歌曲最终的混音状态是否合适等原因,目前有一派人认为像这样的“分轨母带”处理还是“混音”,而且我也没有足够的自信与他们进行辩论。反正对于我来说,作为一名混音师,我是从来不会将歌曲以分轨的形式交付于母带工程师,让他去做最终母带处理;但我也没有任何权力去干涉那些为了尽力想提升他们音乐作品的质感,而想到了一些特殊处理手法的人的行为与观念。另外,当母带工程师根据这些提供的“分轨”做出一个听上去不错的母带处理的时候,他们还需要提供对应的“元数据”(Metadata),并该工程中之后的对应需求留足处理空间。



为什么需要“分轨母带处理”(Stem Mastering)?
究其原因在于,当客户(或母带工程师)认为通过这样“拆分”成分轨的方式去做母带处理,相较于传统的处理手法可以进一步提高作品的声音质感时,“分轨母带处理”(Stem Mastering)即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不过,我个人比较推荐还是在混音阶段的时候尽力完美,而非一言不合就秉持着“靠后期修”的观念,因为事实真相就是母带工程师根本挽救不了混的很烂的歌曲。

更何况,当将歌曲以“分轨”的形式提供给母带工程师的时候,所有的音量平衡,空间状态,动态及整体听感全部需要重定义。而且,目前我收到的需要这么处理的分轨,其婚姻状态基本接近于完美状态,而客户让我这么做的原因在于能在做母带处理的时候,能额外再做一些调整。所以假如一个制作团队(客户)以通过给母带工程师更多灵活处理的空间,进而获得更好地清晰度以及打击感的话,“分轨母带处理”(Stem Mastering)是个值得考虑的不二之选。

“分轨母带处理”(Stem Mastering)的方法
频率方面

现在我会分享我在进行“分轨母带处理”(Stem Mastering)操作处理时,所用到的处理技巧。再次强调一下,我这里遇到需要这么处理的作品素材,均为一轨器乐伴奏一轨纯人(干)声的形式,所以这些技巧仅适合于这种形式的。在某个案例中,客户希望在伴奏和人声之间能获得更好的“分离感”。然后我注意到在人声中的某些地方,低频部分(大约在180Hz~250Hz之间)有些多了,这样很可能会与叠了808的底鼓相冲突,而且该808的隆起部分已然稍高于基础频率了,所以在100Hz-200Hz的地方听着也有些过度。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在人声轨上使用了多段压缩效果器,将阈值设定在刚好低频过量的地方,压缩量也是正常值。另外我还使用了“动态衰减均衡处理”(Dynamic Subtractive Equalization),使用的是Fabfilter Pro-Q 3的“中置-两侧” (M/S)功能,中置部分对应在100Hz-200Hz的地方做个小衰减,只需把过度的部分去掉,而两侧不做任何处理。

在另外的一个摇滚歌曲案例中,同样也是一轨器乐伴奏一轨纯人(干)声的素材形式。在歌手唱某些特定语句的时候,有些地方录的不是那么完美,会导致在中高频的位置出现一些没有必要的共振。对此,我使用了一款来自“oeksound”公司开发的超棒的动态均衡效果器插件“Sooth”进行处理,直接对应到目标频率做一定的衰减。而且在像这种案例的情况下,“分轨母带处理”(Stem Mastering)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对应的器乐伴奏轨在中高频的表现十分完美,我不用做任何调整。可想而知,假如是传统的“一轨”形式的话,想要除掉人声里的小瑕疵,困难度大大提升。

在该案例中使用到的插件:
Fabfilter Pro-Q 3 and Pro-MB
oeksound soothe
Sonnox Oxford Dynamic EQ

动态方面
在一个HipHop的案例中,我拿到的素材形式是一轨主人声、一轨背景人声再加上器乐伴奏轨。试听后发现主人声动态些许过大。器乐伴奏轨状态很好,不过再来点压缩的话会变得十分完美,也和该音乐风格相契合。背景人声的话还是很赞,不会与主人声在空间和声音质感上相冲突。那针对主人声的情况,我使用了超爱的一款压缩效果器插件,来自“Universal Audio”公司开发的“Tube-Tech CL 1B”压缩效果器(且已经升级到了MKII),当然“Softube”公司也有同款,该效果器可为人声带来丰满温润且令人欣喜的染色。在参数设定上,对于阈值、比率、起始与释放时间都相对保守,只是在对应处理位置做1-2个dB的“增益衰减”(Gain Reduction),这样主人声能与其他“分轨”能完美契合。

 

另外在我早年间母带过的流行风格案例中,我拿到的素材形式更为细分,有鼓、合成贝斯、合成器音色、吉他、主人声及背景人声。通常对于这种流行风格,我一直秉持着“往死大”处理手法,尽力把所有元素做的很大且富有冲击感,听上去激情满满的样子。在试听素材后,我发现底鼓、军鼓及通鼓的打击感不是这么足,所以为了凸出它们的打击感,我祭出来自“oeksound”公司开发的针对声源给予打击感的“SPIFF”自适应型瞬态处理效果器,在改变素材动态方面表现十分出色。在这个案例中,我想让鼓组更富冲击感,所以,需要找出相应频段(差不多在120Hz、2KHz、8KHz的地方)做瞬态加强处理,除此之外,使用“SPIFF”还可以对这些频段做精准的均衡处理,当然在这里肯定需要增益,8K的位置最大。经过这样处理后,底鼓、军鼓及通鼓的可以变得丰满温暖的同时,打击感更为强烈,透亮度也得到了提升。而针对于其他的“分轨”素材,尤其是合成器根本不需要在这些频段上做瞬态处理,所以这也是“分轨母带处理”(Stem Mastering)所带来的好处。

 

在该案例中使用到的插件:
oeksound SPIFF (用于鼓及其他打击乐做瞬态处理)
与Tube-Tech CL 1B, LA-2A, LA-3A相类似的光电压缩 (给人声做精细化压缩处理)

空间/声场方面
在与上一个十分类似的流行风格案例中,背景人声和其他的分轨(尤其是主人声和合成器)感觉在声场上感觉不是很搭,背景人声听上去不够宽,这样很难做到对主人声的烘托,这样导致在副歌的合成器部分听上去声场也不够开了。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选择使用“SPL Vitalizer MK2-T”激励器(它也是我在Master Buss里经常使用的利器),将其插入到背景人声轨中,我将“立体声扩展”(Stereo Expander)调整到差不多在40的位置,然后使用“Process”(控制)控制参数在10KHz的地方做了一点增益,这样可以让背景人声可以与有些地方过量的合成器很好地分离开,且提高素材之间的清晰度。除此之外,我还将在器乐伴奏里单独剪出三段(都是非常关键的)放入同一个立体声轨道中统一做声场处理。

 

在该案例中使用到的插件(或硬件):
SPL Vitalizer MK2-T (来自UAD或Plugin Alliance)
同样来自UAD或Plugin Alliance拥有很棒的立体声扩展功能的Brainworx bx_masterdesk iZotope Ozone Imager
Kush Clariphonic MS 2 (硬件)

氛围/染色方面
最后一个分享的案例是另一首HipHop风格歌曲,我拿到的素材形式是一轨全人声轨(主人声+背景人声),一轨器乐伴奏轨。伴奏轨有做过Lo-Fi处理,整首曲子皆由几个很独特的采样组成,以撑起整首歌曲的基调与特色。对于人声的话,从录入质感上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缺少与伴奏之间的氛围融入感,而且录的时候和混的时候都过于干净清楚了,和这个基于采样而来的Lo-Fi器乐伴奏不是很搭。当然,怎么处理需要了解客户的意思,看看对方是否需要“脏脏地”那种感觉还是别的。

到了最后,我在人声上使用了来自“Universal Audio”公司开发的“Ampex ATR-102”母带磁带开盘机效果器,注入了一些谐波及模拟感,然后使用iZotope Ozone Vintage EQ在20KHz的地方做了一个高切去除掉人声中的数字净空。这样处理后,能帮助这两个分轨能更加贴合,然后按照正常流程做母带即可。

对于这个器乐伴奏来说,根本不需要再加任何模拟染色了,因为本身已带,不过需要处理的是来自高频上听者过于凸出的部分。针对于这样的情况,我还是有很好的解决方案的,直接使用来自“Overstayer Audio”公司研制的“Overstayer M-A-S”过带染色效果器,可以为器乐伴奏轨带来很好的谐波及“胶黏”(Glue)感。

在该案例中使用到的插件(或硬件):
来自UAD的ATR-102和Studer A800
来自UAD或Plugin Alliance的 Vertigo VSM-3
来自iZotope Ozone中的 Vintage EQ 和Vintage Tape
Overstayer M-A-S(硬件)

要点补充
如果您需要进行这样的“分轨母带处理”(Stem Mastering)的话,在导分轨的时候,需要考虑好如何处理带有诸如延迟与混响这类时间(或时值)的效果器的素材。一般对于我来说,我导出的时候都会带着效果,好比,我要导出人声的时候,可能它带有的混响和延迟效果也会一并导出。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我的混音工程里都会带有“效果器辅助轨”(Effect Aux),各自放入工程需要的混响、延迟之类的效果器。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作为单独轨道导出(所影响的轨道全部关闭发送)。另外,导出的时候建议采样率与您的工程相同并且没有任何“抖动处理”(Dithering)。

最后,不论您在“总线输出”(Master Buss)上做过什么操作,在导分轨的时候务必将其摘除,因为我们需要时刻牢记,对于这些在该轨道上做的任何处理操作都有可能导致这些“分轨”无法母带出对应的效果。就和传统的立体声混音一样,不会使用过多的压缩和限制效果器,以防导出的“分轨”听上去特别扁毫无生气。

上述建议是为了能让母带工程师在工作时能获得更多的自由度,从而很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母带效果。另外,根据作品的预算和特定需求,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分轨母带处理”(Stem Mastering)可能会更为合适。




本文出自《midifan月刊》2019年08月第163期

 

可下载 Midifan for iOS 应用在手机或平板上阅读(直接在App Store里搜索Midifan即可找到,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直接下载),在 iPad 或 iPhone 上下载并阅读。

 


暂无评论